中国心理学专业设备技术引领商
学校心理辅导室分配的基本原则
来源: | 作者:pmo647c6e | 发布时间: 2019-05-20 | 609 次浏览 | 分享到:
学校心理室的分配应具有科学性。心理辅导室不仅仅是老师的办公室、学生的教室,还应具备心理的相关功能,具有心理健康教育的氛围,合理分配功能室。例如,要分配具有心理咨询功能的专门教室,要配备专业的心理设备。

学校心理室的分配应具有科学性。心理辅导室不仅仅是老师的办公室、学生的教室,还应具备心理的相关功能,具有心理健康教育的氛围,合理分配功能室。例如,要分配具有心理咨询功能的专门教室,要配备专业的心理设备。

学校心理辅导室分配的基本原则

学校心理室的分配应具有生本性。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所面临的心理问题也是存在差异的,应从学生的角度充分考虑,关注他们所处年龄段的心理特点。例如,初中生要面临青春期带来的心理波动,而高中生要面对高考带来的心理压力。学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,教师应充分利用心理室的功能,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,激发学生的主动性。

学校心理辅导室分配的基本原则

学校心理室的分配应具有通用性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面对的是全体学生,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,普及心理健康知识,提高心理素质。因此,心理室的使用对象也应该是全体学生,分配的功能室应该是适合全体学生、并对其有明显效果的。例如,沙盘治疗室可供学生进行个体或团体的沙盘游戏治疗;音乐放松室可以帮助学生缓解压力,放松心情;团体辅导室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,促进团体合作。

学校心理室的分配应具有针对性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要满足学生心理健康需求,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,同时要对每个学生进行差异化对待,针对不同特点的学生分配不同功能的心理辅导室。例如,体感互动室可以训练学生的感统失调;运动宣泄室可以帮助压力大、有不良情绪的学生进行呐喊宣泄。